新智注意力

记忆再认对孩子长大后学习的重要性

婴儿们都渴望新鲜事物。

他们会很快厌倦旧玩具、吃过的食物或者一览无余的四壁,也正是因为这样,即便是再挑剔的宝宝,都会因为外出旅行或是坐汽车而平静下来。

但你知道,这时候看似平静的宝宝,实际上正在忙碌地「再认」。什么是再认记忆?它在宝宝智力发展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能通过后天练习提高吗?

再认记忆与新奇偏好

人类对新奇事物的探索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之上;宝宝只有记住什么是旧的、什么是一样的,才能明白什么是新的、什么是不同的。这是一种非常直接的记忆模式,学术上称为「再认」,即通过完全一致的刺激,才能存储和提取的神经印迹。

婴儿们有着很强的再认能力。

我们观察到,新生儿可以识别出熟悉的刺激,例如妈妈的声音、面容或气味。这些再认都会受到条件反射的干扰,因为宝宝们不可避免的会将它们同母乳、舒适或温暖等正强化联系在一起。

为了深入研究再认记忆的发育,研究者们设计了一个实验:在该实验中,宝宝将会处在一种从未见过、听过或闻过的刺激中。一段时间之后,让她在熟悉的刺激和全新的刺激之间选择。如果熟悉的刺激与妈妈相关(相当于一种奖赏),她一定会倾向于前者;如果没有相应的奖赏,她一般会选择后者(不熟悉的刺激)。对于无法说出是否熟悉某种事物的孩子来说,新奇偏好是评价记忆的一种绝佳方法。

新奇偏好确保了宝宝的大脑在发育过程中能持续受到新鲜事物的刺激,使新生突触保持活跃。

非常小的宝宝都会对新奇刺激产生明显的偏好,只要他们未成熟的感官能辨别出差异。比起熟悉的面孔,新生儿们更偏爱新奇的照片,不仅如此,他们的听觉识别能力更是出众。

一项研究发现,如果让新生儿在 24 小时内反复听到一个生僻词「火绒」,之后他们会更喜欢听另一个陌生单词「猎犬」。8 个月大的宝宝如果听到故事书里反复出现的某些单词,他们对于这些词汇的记忆能长达两周——这不正是早早地给宝宝读书的绝佳理由吗?

再认记忆从婴儿期到儿童期会持续进步。新生儿需要数秒至数分钟视觉刺激才能存储事物的形象,而 5 个月大的婴儿仅需几秒。宝宝的记忆也会越来越持久:新生儿只能在几分钟内再认视觉刺激,而 5 个月大的婴儿的记忆可达两周。

再认记忆的进步与其说是经验积累的结果,不如说是由于大脑功能成熟造成的一因为早产 3 个月的半岁宝宝和 3 个月大宝宝的视觉刺激记忆力是相同的。

儿童再认记忆能力的提高会持续到 9 岁以后。有趣的是,有一类再认能力——对物体位置的记忆——似乎比其他再认能力成熟得早。5 岁的孩子在某些定位测试中的表现就已经基本与成人一致了(有时甚至可能比成人表现更好)。

再认记忆可以预测宝宝未来IQ

再认对认知发展非常重要。孩子只有能够记住物品、人、地点、颜色、单词和数字,才能分类、转换或推理。儿童的再认存在新奇偏好,他们更容易将注意力集中于周围环境中新鲜、有刺激性的元素上,以带给大脑千变万化的感官体验。

当然,父母和看护人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辅助这一过程。比如当孩子明显对旧玩具不感兴趣的时候,你可以把它们拿到一边去,至少把它们放到另一个房间或者书架上。记住,小宝宝会将行为和他们所处的环境联系起来,如果同样的玩具或书籍突然出现在车、厨房或者浴室中,他们会觉得非常有趣。

既然再认和新奇偏好对婴儿学习来说这么重要,那么把它们看作婴未来智力的良好指示物也就不足为奇了。人们在1975~1989 年间进行了 20 余项研究,观察了早期再认记忆与幼儿 IQ 的关系,结果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前瞻性联系。

研究发现,2~8 个月大时新奇偏好越强的宝宝,2~8 岁时 IQ 测试的得分就越高。再认记忆在智力预测方面远比婴儿 IQ 测试准确得多。(不过贝利婴儿发展量表等婴儿 IQ 测试在运动技能评估方面还是相当重要的。)

为什么再认能力这样简单的标准可以用来预测儿童未来的认知能力呢?

一些研究者相信这是因为大脑的处理速度有些大脑在编码、检索和分辨信息方面或许就是比其他大脑转得快——这可能是遗传、孕期或出生后诸多因素导致的。

宝宝对熟悉刺激的再认能力越强,他在学龄前期和学龄初期就越擅长储备词汇、解决问题、运用抽象推理。再认记忆好的婴儿也会在幼年经历中受益更多,比别的孩子学得更快。

所以,如果你的宝宝对新玩具和花样百出的藏猫猫游戏都会很快失去兴趣,不妨乐观点想或许他就是未来的小爱因斯坦。

练习有助记忆发育

记忆技能的个体差异很大。有些人从来不用列清单或写日程表,也从来不会忘记任何姓名或容貌,而且能毫不费力地回想起曾经读过或经历过的任何事情。而另外一些人就没这么幸运了。

当然,遗传物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种差异;有些人生来就有一个能够快速、高效地编码并检索信息的大脑,这种差异在婴儿早期就已经非常显著,并且可以通过测量早期再认记忆加以判断。

和其他技能一样,记忆也可以通过练习得到提高这需要不断地重复、刻意地努力以获得并存储新信息。这一现象在学校最明显。

心理学家测试了世界各地人群的记忆表现,发现接受过若干年正规教育的人与相同文化背景和经济地位却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相比,前者的得分较高;而且接受教育的时间越长,记忆表现就越好。

正规学校的教育尤其在学习记忆策略方面颇有帮助,因为孩子们为了通过每年的测验和期末考试常需要特意运用口头复述、信息分类和笔记等小技巧。

但是在接受正规教育之前,有意记忆存储相关的基础神经回路仍未启动的时候,记忆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在这段时间是否存在记忆发育的关键期呢?

我们知道,孩子们早在 3 岁的时候就开始刻意使用记忆了。在一项以 3 岁孩子为对象的研究中,实验员在藏玩具狗的同时向孩子强调要「记住狗狗的位置」,那么孩子就更容易找回玩具狗;但如果实验员只是单纯地告诉他们「 和狗狗待在这里等一会儿」,然后离开房间,那么孩子想找回玩具狗就不那么轻松了。3 岁的孩子已经知道,一直把手放在藏玩具的地方或者牢牢地盯着它之类的小技巧,可以帮助他们刺激记忆形成。

孩子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能意识到记忆的存在这表明早在上小学之前,即便类似的小技巧不能改造记忆本身,也能有效改善记忆方法。的确,实验室研究充分证明了,4 岁的孩子能学会利用分类、命名等策略来提高记忆语言或事物的能力。

而父母在记忆中扮演的角色更有意思。比如说,如果母亲对3岁孩子的记忆要求很高,例如频繁地问孩子过去的事情或考察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那么与那些母亲要求比较松的孩子相比,前者在回忆测试中的表现更佳。

通过让孩子们将注意力集中于一些关键点上,比如人、物、时间、地点、经过和原因等,父母们可以教会孩子们必需的叙述技巧一一如何按时间和因果顺序思考事物一这也是我们最终回忆事实和事件的方法。这也许就是孩子们喜欢听故事的原因;他们本能地渴望有更多案例来帮助自己锻炼叙述技能。

所以说,记忆的发育的确受练习影响。从小就多锻炼孩子的记忆,对他今后的人生大有裨益。即便在存储信息的基础神经回路仍未启动的时候,经验也能塑造记忆技能,这表明宝宝出生后的头几年的确是建立终生记忆技能的关键期。

新智注意力对学员的记忆再认这个二级认知能力非常注重课堂培养,大脑360中的“记忆餐厅”训练项目,就是训练学员的记忆再认能力的,学生们经过强化训练,并应用脑环结合大脑360中的脑电波训练项目进行脑电生物反馈训练,神经可塑性原理就开始起作用,孩子们大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文章摘译自《大脑与心智的最初 5 年》(南海出版社),有删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