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注意力

帮孩子“标新立异”---打破思维定势

心理学中一个有趣的实验,叫“鸟笼逻辑”。在房间中最显眼的地方挂一个很漂亮的鸟笼,过不了几天主人就会做出下面其中一个选择: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放在鸟笼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就是因为人的“思维定势”,也是我们常说的惯性思维。看着一个空荡荡的鸟笼总觉得里面应该养些什么,当别人在问起“鸟是不是死了”时要无休止的解释,最终还是要做出买只鸟或者扔掉鸟笼的决定。

惯性思维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带来一些好处,但也有它的弊端。惯性思维实质上是我们的经验总结,在长期的生活、工作中的经验而产生的一些固定的思维模式。生活中在处理同类型或类似的情况时,这些经验能更快速高效的处理事情。但是当我们遇到不熟悉的事情或是新情况时,就成了思维的“枷锁”,条条框框限制了创新能力,循规蹈矩,可能费时费力还得不到的结果。惯性思维主要采取的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策略,新问题与旧问题相比较,主要是其差异性起主导作用,以旧问题的求解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则有碍于新问题的解决。惯性思维容易使我们产生思想上的无意识的依赖,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在学习中,某些数学问题归纳性比较强,过分依赖于同类题的解题思路,当面对同类型又有改动的题型时,在惯性思维的牵引下往往会答非所问导致错误。

那么,如何打破惯性思维,如何反战孩子的创新思维呢?

我们提供以下几点小细节对孩子会有帮助:

1、不着急追求结果:

当孩子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寻求家长帮助时,比如无法搭建复杂积木、无法做出一道综合运算题等,可以允许孩子暂停一下,不着急做出答案,让他想一想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实现。

2、逆向思考

协助孩子使用逆向思维,比如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以“如果放弃这种方式。。。”做提示,可能会有出其不意的方法。比如有人落水,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面对紧急情况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离人”,救了小伙伴性命。

3、允许无效的尝试

让孩子尝试体验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让他感觉到即使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也是值得赞扬鼓励,让孩子体验到好方法是在执行过程中习得的。

4、和孩子分享异想天开

如果频繁否定孩子的一些可能不切实际的想法,会打压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不妨以愿意倾听的姿态让孩子分享他的异想天开的想法,辅以引导,可以提升孩子解决问题的内驱力。

思维力训练,是新智注意力训练大脑六大认知能力的其中一个维度。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使用经过验证的训练工具,依托大脑360脑电反馈系统中的思维力训练项目,比如抽象思维、量化思维、数感思维等等,开展不同维度的思维训练。有了脑电数据客观的大脑生理参数与训练项目融合,不但做到思维认知训练过程的可视、可交互、可测量,而且比传统的“刷题”训练更高效。

同样地,在新智注意力的课堂上,每个训练项目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孩子知道“how”,重要的是让孩子具备“Learning how to learn”的能力,才能使孩子在动态的环境中流动地使用思维力。(结尾)

声明:文章关键图文为新智注意力所有,仅限合作伙伴和用户使用。其他机构如有摘录请注明出处。

 


评论